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ballance下载手机版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“副中心好市民”的多重身份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1:35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本报记者田兆玉

她是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“编外女儿”,是社区里的“全能服务员”,是邻里身边的“及时雨”,是大家眼中的“热心人”。在梨园镇颐瑞西里社区,吕竞超的名字早已和“真心”“贴心”紧紧相连。数年如一日,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以真诚温暖着左邻右舍的日常,成为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“友爱邻里好市民”,光荣上榜首批“副中心好市民”。

编外女儿

“奶奶,您需要啥跟我说,我下楼去买,这几天下雨路滑,您老就别再出门了。”楼栋里的高龄独居老人是吕竞超心里最牵挂的人,她主动与老人们结成帮扶对子,除了每周雷打不动上门探望,还主动问询。

在老人家里,她陪老人唠唠家常解闷,细心记下他们缺少的降压药、爱吃的青菜,转身就成了“代购员”;看到老人家里灯泡不亮、水管滴水,她撸起袖子当起“修理工”;老人要去医院复查,她提前挂号、推着轮椅全程陪同,比亲人还周到。独居的张奶奶常说:“竞超比亲闺女还贴心,有她在,我心里特踏实。”邻居们也总念叨:“这些老人能安享晚年,多亏了竞超这个‘编外女儿’。”

全能服务员

社区的大小事里,总能看到吕竞超忙碌的身影。环境清洁日,她戴着手套捡拾垃圾,连草丛里的烟头都不放过;垃圾分类宣传时,她拿着手册挨家讲解,直到居民弄明白“厨余垃圾怎么分”;节日联欢会上,她又成了“后勤总管”,搬桌椅、调音响,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灿烂。

作为楼门长和志愿者,她是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“传声筒”:及时传达通知、认真收集诉求,谁家对物业有意见、哪户想提便民建议,都愿意找她帮忙反映。她还带头维护社区秩序——看到遛狗不牵绳的,笑着上前提醒;发现车辆乱停,主动联系车主挪位。在她的带动下,楼道更整洁了,邻里更守规矩了,社区的文明气息越来越浓。

及时雨

“邻里之间哪有隔夜仇?有事好好说。”这是吕竞超调解纠纷时常说的话。楼上楼下因漏水闹别扭、隔壁因噪音起争执,她总是第一时间上门,先听双方吐槽,再摆事实、讲道理,笑着说“远亲不如近邻,抬头不见低头见”,几番劝解总能让矛盾烟消云散。

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,楼上邻居家孩子突发高烧惊厥,年轻父母急得手足无措。吕竞超听到动静,披件外套就冲了上去:一边指导家长做基础急救,一边拨打120,随后开车拉着一家人直奔医院。等孩子脱离危险,天已经蒙蒙亮了。这样的“救急”对她来说早已是常态:帮晚归的邻居取快递、给忘带钥匙的住户开门、雨天帮楼下收被子……她就像邻里间的“定心丸”,有她在,大家总觉得踏实。

热心人

新邻居搬来时,最先敲开门的一定是吕竞超:“我是隔壁的吕竞超,这是社区超市和药店的电话,有啥不懂的尽管问!”她会带着新住户熟悉周边菜市场、公交站,甚至分享自家的清扫工具,让异乡人瞬间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
她的厨房里,常有给邻居准备的热乎包子;业主群里,她总在转发社区便民信息,提醒大家“降温添衣”“锁好门窗”。在她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参与社区活动:张家帮李家代收快递,王家给赵家送碗热汤,曾经“各扫门前雪”的楼道,渐渐变成了互帮互助的“大家庭”。

真心换真心,温暖传递温暖。“友爱邻里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如今,这已经成了颐瑞西里社区最动人的日常。

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ballance下载手机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